足立美術館
館中藏名畫.
館外顯美園.
窗外景遲遲.
遊子心悄悄.
話說足立美術館.
位於日本島根縣安來市的偏僻田野間.
這是當地的企業家足立全康在1970年設立.
館內大多收藏以日本畫家橫山大觀的作品為主.
而那館外典雅的日本庭園.
呈現出的庭園之美.
透過館內的窗戶.
映入遊子的眼簾.
表現出庭園本身就是一幅畫.
更是足立美術館.
所包含的特別意義.
(乘坐特急やくも列車.)
2016年的初冬時節.
乘坐特急やくも列車.
來到安来駅.
從這裡搭乘足立美術館的免費巴士.
準備前往足立美術館.
(只見冬日田野枯黃.農舍紅瓦燦爛.積雪山巒綿延.)
途中凝視著車窗外景色.
只見冬日田野枯黃.
農舍紅瓦燦爛.
積雪山巒綿延.
在午後冬陽斜射中.
柔和又寂靜.
鄉野美景本身真是一幅藝術畫作.
(窗外的雪山是大山.是日本中國地區最高的山峰.)
窗外的雪山是大山.
大山又稱伯耆大山.伯耆富士.出雲富士.
海拔1729公尺.
是座火山.
山容魁梧壯碩.氣勢凜然.
是日本中國地區最高的山峰.
秀麗的山峰亦是迷人的藝術名品.
(來到足立美術館.)
(只是普通的一層樓建築物.)
到達足立美術館大門.
美術館建築物非常平凡.
沒有豪華壯觀的氣派.
也沒有精緻典雅的氣氛.
只是普通的一層樓建築物.
但是..
任何事情不可以憑外表.
這館內蘊藏的庭園和藝術畫作.
才是真正的內涵..
進入美術館.
有著曲折的迴廊與大廳.
牆壁上有著許多潔淨的玻璃窗戶.
以窗為畫框.
窗外的優美庭園景致.
張張都是名畫..
美術館創建者足立全康的信念.
庭園本身就是一幅畫(庭園もまた一幅の絵画である).
在這裡表露無遺.
日本枯山水庭的造景.
5萬坪的六大庭園景觀..
那六大庭園景觀呢..
那是枯山水庭.苔庭.壽立庵之庭.白砂青松庭.池庭.與龜鶴之滝.
在四季變換的歲月流裡.
展現出不同的色彩與風情.
看那景致...
春光嫵媚時.
嫩綠庭園裡.百花初開.
夏陽暖照時.
深綠庭園裡.花草茂密.
秋風蕭瑟.
繽紛庭園裡.紅葉璀璨.
冬雪緩飄.
白色庭園裡.雪花翩然.
一載歲月流裡.
有如時時在變化的日本藝術名畫..
(可以望著白砂緩鋪.陽光悄然的穿過稀疏的松林.)
(景致陶然而寂靜..)
我們到達是12月底.
微暖的冬陽斜照.
此時紅葉落盡.白雪末降.
草地雖染上了枯黃的色調.
青綠的松柏與喬木依然是綠意盎然.
一進美術館..隔著窗戶.
可以望著白砂緩鋪.
陽光悄然的穿過稀疏的松林.
景致陶然而寂靜..
(盡覽枯山水庭的景色)
(此時天淡雲輕.庭園深邃.滿地樹影.)
不久沿著迴廊.
窗戶外就可以欣賞枯山水庭的景色.
此時天淡雲輕.庭園深邃.滿地樹影.
斜射的冬陽.
豐富的光影.
把這修飾整齊的花叢.
與那玲瓏有致的松伯.
照耀的層次分明.色彩動人.
(轉角處的一景.窗櫺為框.庭園為畫.)
(這是苔園的庭院景色.)
(明亮對比.又是另一迷人的景色..)
轉角處的一景.
窗櫺為框.庭園為畫.
這是苔園的庭院景色.
近處屋影中陰暗的青苔與白砂.
遠處陽光下明亮的枯山水庭.
明亮對比.
又是另一迷人的景色.
(足利全康的雕像.旁邊還有從2003年到目前連續日本庭園第一的紀念碑.)
(從2003年到目前連續日本庭園第一的紀念碑)
庭園的一隅.
有著創辦人足利全康的雕像.
旁邊還有從2003年到目前連續日本庭園第一的紀念碑.
到去年2015年是連續13年.
這頭銜是美國的日本庭園專門誌(Sukiya Living Magazine/The Journal of Japanese Gardening).
所選擇出來的..
(只見蒼松勁翠.光影扶疏.)
(典雅的日本茶室寿立庵.就隱藏於松林之間.)
在苔園的另一側.
就是壽立庵(寿立庵)之庭
寿立庵是以京都桂離宮松琴亭為藍本而建造.
只見蒼松勁翠.光影扶疏.小徑曲折.
典雅的日本茶室寿立庵.
就隱藏於松林之間.
(茶室旁邊潔淨的大窗.彷彿是一幅巨大庭園畫作.)
(可以從另一角度.欣賞到枯山水庭的景色.)
(層疊有致的枯山水庭景色..)
這裡有個喫茶室翆.
茶室旁邊潔淨的大窗.
彷彿是一幅巨大庭園畫作.
可以從另一角度.
欣賞到枯山水庭的景色.
只見稍遠處..
淺山綿延.山不高而清秀.
左側是海拔252公尺的勝山.
中間偏後是海拔473公尺的京羅木山.
是附近的最高峰.
中景處則是芳草迤邐.修剪整齊的赤松悠然散落.
近處則是日本中國山區奧出雲的砂緩緩橫陳..
層疊有致的枯山水庭景色..
(旁邊的的窗戶外景色.)
(就是館內非常著名的"生之額絵".)
繞過喫茶室翆.
旁邊的的窗戶外景色.
就是館內非常著名的"生之額絵".
創立者立足全康如此的說道:
"從館內的窗框望去.
就有如是畫框內一副鮮活的畫卷.
四季更迭.光影流轉.依賴自然而活的繪畫."
(這就是館內另一景色.亀鶴の滝.)
稍遠的松林山壁間.
有個瀑布悠悠的落下.
這就是館內另一景色.亀鶴の滝.
亀鶴の滝高約15公尺.
是個在1978年才完成的人工瀑布.
.那瀑布流水.
彷彿化成靜止的白砂..白砂隱隱脈動..
為這靜止的庭園.憑添許多流動之意.
(喫茶室大観旁的庭園就是池庭.)
(此時藍天如洗.池水倒影清晰.水池的不遠處.壽立庵隱然而立.)
廳堂的另一側.
還有個喫茶室大観.
喫茶室大観旁的庭園就是池庭.
此時藍天如洗.
池水倒影清晰.
水池的不遠處.
壽立庵隱然而立.
(茶室牆壁的窗戶.就是生の掛軸.)
大廳要上展覽館旁.
是茶室寿楽庵.
茶室牆壁的窗戶.
就是生の掛軸.
從屋內看外面的庭園.
有如一副懸掛著的山水畫.
無需要更換掛軸.
只要隨著季節和時間的變化就可以欣賞到不同的美景.
(就是白砂青松庭)
(這裡枯山.奇石.白砂.黑松.小橋.青苔.加上那流水與水池.)
(真是柔美的日式庭園造景.)
而樓梯口的另一側.
就是白砂青松庭.
這裡枯山.奇石.白砂.黑松.小橋.青苔.
加上那流水與水池.
真是柔美的日式庭園造景.
(從某個角度.還可以看到那亀鶴の滝.)
從某個角度.
還可以看到那亀鶴の滝.
瀑布流水之意.
曲折蜿蜒.
匯聚成眼前的清澈水池.
青山流水之意無限悠揚.
(藝術雕像女と猫とヴィオリン弾きという)
展覽館裡藏畫不少.
但是不能夠攝影照相.
回程樓梯口則有一藝術雕像.(女と猫とヴィオリン弾きという)
這是富田憲二1970年的作品.
(再次望著這美麗的日本庭園.有如名畫般的烙印在心頭.)
(搭上美術館的巴士回安來駅.)
離開美術館前.
再次望著這美麗的日本庭園.
有如名畫般的烙印在心頭.
(又一次仰望那伯耆大山的景色.)
搭上美術館的巴士回安來駅.
途中車窗外.
又一次仰望那伯耆大山的景色.
此時..
風送雲飛..
夕陽餘暉絢爛著雲彩.
也沾染著積雪的山峰.
真是山景如畫....
不禁令人想著.
這足利全康的家鄉.
真是風光迷人.景致如畫..
足立全康(1899-1990)
這位日本的企業家.
在71歲(1970年)的時候.
為了自己的夢想與理念.
不計較金錢與投資的盈虧.
在如此偏僻的故鄉田野中.
建造了這收藏豐富的美術館與美麗的庭園.
實現了庭園本身就是一幅畫的信念.
當我們睜開靈魂之窗的眼睛.
切莫在意那虛無的功名財富.
只需多加欣賞那映入眼簾的周遭景色.
呈現的也是藝術美畫..
那天天都有的景象..
清晨的朝陽光輝
黃昏的落日彩霞.
或是四季交替的歲月流裡.
春天的櫻花.
夏日的玫瑰.
秋時的紅葉.
冬季的飄雪..
還有那周遭大自然的景致.
澄澈的藍天
飄逸的浮雲
清翠的山巒和森林.
碧藍的湖泊與大海..等等..
無一不是一幅幅的名畫.
世界上真是有許許多多美好的事物景觀.
隨時在眼前.任人恣意掬取.
豐富人們的心靈...
足立美術館網站:
https://www.adachi-museum.or.jp/
裡面有詳細的免費接駁巴士時刻表與各種資訊.
JR安來駅.
免費的接駁巴士.定員28名.
從早上8點50分到下午4點30分.安來站發車.
大概約30分鐘一班.不能預約.
先到先上.
回程則是早上9點20分到5點15分.從美術館發車.
所以到美術館入口處.
必須先估算停留時間.
記得要拿回程的整理劵.
才不會回程沒有座位.切記..